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陆战之王 百年扬威 正文

陆战之王 百年扬威

[休闲] 时间:2024-04-29 00:03:52 来源:发秃齿豁网 作者:娱乐 点击:189次

陆战之王 百年扬威

  从20世纪初轮式装甲车间问世,陆战到世纪末主战坦克威行,百年历史的扬威车轮已经整整驶过一个世纪……

文章图片1

  从轮式装甲战车谈起

  在坦克诞生之前,有一段轮式装甲战车盛行时期。陆战

  19世纪末,百年战争已从冷兵器进入热兵器时代。扬威枪炮的陆战远距离杀伤作用,要求作战部队在战场上的百年机动速度大幅度提高。于是扬威,一批机动作战的陆战车辆出现在战争的舞台上。英国和美国最早将机枪装到轮式车辆上,百年制成了火力机动车。扬威到了20世纪初,陆战一些国家先后研制成功轮式装甲车,百年有的扬威还用于实战,吹响了机械化战争的前奏曲。

  早期的轮式装甲车有:英国的“西姆斯”装甲车(1902年)、奥地利的“戴姆勒”装甲车(1903年)、法国的“沙隆”装甲车(1903年)、德国的“埃尔哈特”BAK装甲车(1906年)以及意大利的“菲亚特”和“比安奇”装甲车等。其中,意大利的“菲亚特”和“比安奇”装甲车(图1)于1912年用于意土战争,这是装甲战车首次用于战争的实例。

文章图片2

▲ 1912年意土战争中的“比安奇”装甲车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火力机动车和轮式装甲车已广泛用于战争。但是,它们或者是没有装甲防护,或者是越野机动性太差,在战争中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在一战初期,堑壕、铁丝网、机枪广泛用于欧洲战场,使攻守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守强攻弱的态势,迫切需要一种进攻性武器,以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而近代内燃机、履带、火炮和装甲技术的进步,又为坦克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于是,坦克便应运而生。应当说明的是,坦克的诞生少不了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历史人物,他们是:英国军官斯文顿、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法国将军埃司丁。

  五花八门的早期坦克

  关于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英国的“小游民”坦克和世界上第一次参战的英国Ⅰ型坦克,许多兵器爱好者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当时的Ⅰ型坦克是怎样打仗的吧!

  首先,Ⅰ型坦克还分“公母”。“雄性”Ⅰ型坦克装两门57毫米火炮、3挺机枪,“雌性”Ⅰ型坦克装5~6挺机枪。虽说有8名乘员,但还是挺忙活。驾驶员控制车速和行驶方向,车长负责制动器和前机枪,两名机械手各管一侧操纵杆使坦克转向。这样,光开车就用了4名乘员。幸好坦克的速度只有6千米/小时,若是像现代坦克那样高速行驶,非乱套不可。2名射手负责瞄准和开炮射击,2名装填手负责装炮弹并兼管机枪。

  更有趣的是,射击之前坦克先要停下来,打开炮闩,炮手通过炮膛孔来瞄准,然后再装弹、关闭炮闩、射击……真够麻烦的。乘员通过一些缝隙向外观察。在震耳欲聋的车内,乘员之间只能靠打手势来指挥和联络。不用说,开这样的坦克简直是“遭洋罪”。然而,坦克毕竟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它在战争中一亮相,便引起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

文章图片3

  上图为英国Ⅰ型坦克的内部布置图。1·驾驶员2·车长3·弹药舱4·发动机5·消音器6·装填手7·炮手8·机械手9·火炮10·机枪11·辅助操纵杆12·起动手柄13·减速器14·散热器15·冷却风扇16·传动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问世的坦克有:英国的Ⅰ型、Ⅳ型、“赛犬”坦克,法国的“施纳德”、“圣沙蒙”和“雷诺”FT-17坦克,德国的A7V坦克,美国的“自由号”和“福特”坦克等。对早期的坦克,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文章图片4

▲ 一战时期的英国马克Ⅰ型坦克

  英国的Ⅰ型和Ⅳ型是过顶履带式,“赛犬”是固定炮塔式。法国的“施纳德”坦克在车首装了一个铁丝网切割器,活像一头“犀牛”;“圣沙蒙”坦克上采用了电传动装置,堪称一绝;倒是“雷诺”FT-17轻型坦克有了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说它“已具有现代坦克的雏形”当之无愧。

文章图片5

▲ 法国“施纳德”轻型坦克

文章图片6

▲ 法国“圣沙蒙”坦克

  德国的A7V坦克则像一个大箱子,里面装了18名乘员,也算一项“世界第一”。这也难怪,在此之前,谁也没有见过坦克是个啥模样,各国的军事家和设计师们凭想象和需要设计出形态各异的坦克是很自然的事。

文章图片7

▲ 德国LkⅡ骑兵坦克的剖视图,仿自“赛犬”坦克

文章图片8

▲ 人满为患的德国第一种坦克A7V

  早期的坦克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十分原始,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昭示着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开始……

  轻型坦克时代

  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30年代,是轻型坦克时代。从坦克技术上讲,早期的过顶履带、菱形车体式坦克因高大笨重、行动迟缓而不能适应新的作战需要,而以“雷诺”FT-17轻型坦克为代表的新一代坦克,则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文章图片9

▲ 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已具有现代坦克的雏形

  再说,当时坦克的“天敌”——反坦克武器刚刚起步,还不足以对坦克构成严重威胁。再加上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各国竞相发展机动性好、造价低廉的轻型坦克,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时期生产的著名轻型坦克有:英国的“卡登-洛伊德”、法国的“雷诺”NC1/NC2、美国的“克里斯蒂”、德国的T1、T2型,以及苏联的T-26、T-27、T-28、T-37坦克等。英国的坦克以“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的划分而独树一帜。

  法国是“有轻有重”,均衡发展。美国则以“克里斯蒂”坦克而名噪一时,但美国军方在当时对坦克的发展并不重视。

  德国则静悄悄地迈向坦克大国,它的T1和T2轻型坦克,成为二战初期德军发动“闪击战”的急先锋。

文章图片10

▲ 德国Ⅰ号坦克

文章图片11

▲ 被用来改造成轻型浮渡坦克的Ⅱ号坦克,曾参加过“巴巴罗萨”计划

  而苏联到1937年便拥有15000辆坦克,成为后来居上的“头号坦克大国”。

文章图片12

▲ 苏联的T-28坦克,20~30年代著名坦克之一

  这期间,苏联、英国等国家还制造出一批多炮塔式坦克,像苏联的T-35重型坦克共有5个炮塔(机枪塔),不过,都是昙花一现而已。

文章图片13

▲ T-35外形威猛,火力强大

文章图片14

▲ 英国A1E1坦克,有5个炮塔

  “陆战之王”显神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坦克称雄战场的时代。无论从其动用的规模、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还是型号发展之快来看,都是空前的。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军队以T1、T2坦克为先导,突然向波兰发动了“闪击战”。德军的铁蹄不到一个月就蹂躏了波兰全境。用英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的话说就是“一支毫无希望的落后的军队,被一支坦克部队迅速打垮了”。紧接着,古德里安的坦克兵团又横扫西欧,使法国人苦心经营10年的马其诺防线形同虚设,偌大的法兰西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便被法西斯德国打败。

  应当说,古德里安在二战初期的大规模、集中动用坦克兵团快速突击所取得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坦克这种进攻性武器的发展,也使其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随后发生在苏德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坦克大会战,北非战场上“沙漠之鼠”和“沙漠之狐”的较量,欧洲第二战场上巴顿坦克兵团的长驱直入……使得二战的战场成了坦克与坦克及反坦克武器的对抗。

  二战坦克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第一,结构基本定型。二战中的坦克和现代坦克相比,在结构和外观上已无太大差别,普遍采用单一炮塔结构,装一门大口径加农炮。多炮塔式坦克已被淘汰。大战中,以敌坦克为主要作战对象的中型坦克逐步成为主流。到了大战中后期,中型坦克已经占到坦克总数的76%,成为各国装甲兵部队的中坚力量。

  第二,火力显著增强。中型坦克的火炮口径为57~85毫米,重型坦克则达到了88~122毫米。以穿(破)甲为主要目的的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成为主要弹种。二战中,坦克炮射击的典型方式是短停间射击,交战的距离一般为500~1000米,消灭一辆敌坦克平均要用5~6发炮弹。

  第三,推进系统的性能全面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增大到300~500千瓦,原苏联和日本的坦克上装上了柴油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液力机械式传动装置、扭杆式悬挂装置等都已用到坦克上。有的坦克还装上了潜渡装置,并用于强渡江河的作战行动。坦克能在水底下跑,这在40年代是其它陆战兵器难以做到的。其最大速度达到40~50千米/小时,和现代主战坦克的差别已经不大。

  第四,装甲厚度直线上升。在二战中,恐怕没有什么比坦克装甲增厚变化得更快的了。大战初期的坦克装甲厚度一般为10~30毫米。到了大战后期,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达到了45~100毫米。装甲的加厚,使得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达到30~40吨的水平。坦克装甲多以优质轧制钢或合金钢为材料,采用整体铸造或焊接结构,铆接装甲已退居次席。

  第五,研制周期大为缩短,装备的型号繁多。由于战场急需,往往一年多甚至几个月就研制出一种新式坦克或改进型车。苏联在研制CY-152自行加榴炮时,从方案和图纸设计到加工试制、组装、试验,前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战时的奇迹”!要知道,那时候既没有机器人,也没有CAD,几千张图纸是一张张画出来的,几千个零件是一件件抠出来的,靠的就是一种精神——战时的精神。战争的需求使坦克的变型也相当快,美国的M4中型坦克的各种变型车加起来有50多种,令人眼花缭乱。

  第六,坦克装甲车族开始形成。在一战中,甚至到20~30年代,装甲战车中基本还是坦克的一统天下。到了二战期间,自行火炮成了“坦克伴侣”,装甲输送车(多为半履带式)、喷火坦克、扫雷坦克、坦克抢救车等广泛用于战场。坦克装甲车辆开始成龙配套。

文章图片15

▲ 诺曼底战役中的M4坦克。“众目睽睽”下,这辆M4坦克缓缓离开登陆艇,向“犹他”滩冲去

文章图片16

▲ 德国“黑豹”中型坦克

文章图片17

▲ 从“丘吉尔”ARK装甲平台车上驶过的“丘吉尔”坦克

  在二战期间,代表性的中型坦克有:苏联的T-34坦克、美国的M4坦克、德国的“黑豹”坦克、英国的“丘吉尔”坦克、日本的97式坦克等。

  苏联T-34-85中型坦克采用铸造炮塔、焊接式车体,加上大倾角的装甲布置,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大功率柴油机,独立悬挂装置,使它具有出色的越野机动性;长身管的加农炮,使火炮的威力大增。连德军的将领也不得不承认:“俄国人拥有的T-34坦克远远优于德军任何一种型号的坦克。”

文章图片18

▲ 在军事博物馆内展出的T-34中型坦克

  T-34坦克结构简单,便于大量制造,乘员易于培训,在战时这是一个突出的优点。二战期间,原苏联共生产出大约5万辆T-34坦克及其变型车,这一数量和美国的M4坦克不相上下。T-34坦克的成功,对后来各国坦克的发展有深远而深刻的影响。德国1943年研制的“黑豹”坦克,明显带有仿造T-34坦克的痕迹。

文章图片19

▲ 老挝交还给俄罗斯的T-34中型坦克

  整个二战期间,各国共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交战双方动用的坦克在1000辆以上的战役有几十次之多。战争,铸就了坦克的辉煌。

  主战坦克 群雄逐鹿

  如果说二战前30年(1915~1945年)是坦克早期发展、逐步成熟到大规模用于实战的阶段,那么二战后70多年(1946年到现在)则是现代坦克的发展阶段。而从1960年后,更成为主战坦克的发展阶段。

  主战坦克是集以往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任务于一身,在火力和防护能力上,都超过了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主战坦克又具有中型坦克机动性好和综合性能好的特点。主战坦克的出现,使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划分,成为过时的概念。

  20多年前,笔者曾用“两大流派,各有千秋,群雄并起,殊途同归”这四句话,来概括当代主战坦克的发展现状。如今,10多年过去了,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坦克技术的发展已明显放缓,这四句话在内容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直到90年代初,这四句话还是适用的。

  “两大流派,各有千秋”,指的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T系列和M系列坦克的发展上各有所长。不要忘记,直到80年代末期,原苏联还是世界上的头号坦克大国。华约国家的七八万辆坦克,成为悬在北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文章图片20

▲ 苏联T-72M1和美国M1A1主战坦克

  当年,北约的军事头头们时常担心华约的坦克会“像潮水一般在一个早上就越过柏林墙”,甚至扬言“要用战术核武器来对付华约的坦克”。如果单用坦克就能打赢的话,拿小型原子弹来吓唬人干什么?

  今天,苏联解体了,华约解散了,力量的对比已经严重偏向西方。但是,俄罗斯仍是军事强国,T系列坦克的发展仍在继续,并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认为俄罗斯的坦克不堪一击是错误的。

  “群雄并起”,指的是近一二十年来许多国家相继研制出一批性能优秀的主战坦克来,形成群雄逐鹿的争霸场面。二战结束前,世界上能生产坦克的国家不超过10个,而到80年代末已超过20个。军事的需求,加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使各国坦克研制和生产赢得了充分的论证、试制和试验的时间。当代主战坦克的研制时间多在10年以上,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精雕细刻”,使得现代主战坦克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尽管各国研制的主战坦克各有特色,但它们的差距却在逐步缩小。两大流派的坦克也在取长补短,互相靠拢,表现出强烈的“殊途同归”的趋向。这是坦克上广泛采用高新技术的结果,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反映出坦克技术的成熟性。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当代主战坦克是怎样打仗的吧!

  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蓝军的第111装甲旅奉命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去攻击红军的一个装甲师。旅长乘坐指挥坦克,以坦克上的车际信息系统和上级、下级、友邻建立起紧密的通信联系。下属的坦克位于哪个地方?哪一辆坦克还有多少弹药和油料?

  只要一按电钮,便可以显示在旅长车的显示屏上。旅长的命令以密码的方式下达给各营营长。解码后,显示在营长车的显示屏上。利用车际信息系统,上下级坦克之间可以互相指示目标,协同作战。坦克上的热像仪可以在漆黑的夜晚发现3000米开外的红军坦克,夜战,成了蓝军坦克的“拿手好戏”。

文章图片21

▲ 英军“挑战者”2主战坦克,上面加装了热像仪等夜视装备

  蓝军的坦克以50千米/小时的高速度越野行驶,坦克颠簸剧烈,但坦克炮始终对准目标,激光测距仪精确测定出敌坦克的距离,并把距离数据自动输入至弹道计算机,弹道计算机迅速计算出弹道诸元,炮长迅速装定瞄准角,并启动自动跟踪装置对目标自动跟踪。

  与此同时,炮长操纵自动装弹机选择弹种,推弹入膛……开炮!炮弹像长了眼睛直接向3000米开外的敌坦克射去……红军的坦克也不是“善主”,其装备的主动防护系统立即采取对抗措施,或自动启动烟幕系统以隐蔽自己,或利用超近反导系统拦截来袭弹……即使被蓝军的炮弹或导弹命中,车上的灭火抑爆系统也会在100毫秒内将刚刚出现的火焰扑灭,使坦克不致出现车毁人亡的灭顶之灾……这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坦克大战”,只是发生在几十秒钟内的事。

文章图片22

▲ 代表当代技术发展水平的德国“豹”2A7主战坦克

  上面设想的场面,今天多数已能实现。坦克,这个“陆地猛虎”,已插上了高技术的翅膀。然而,它在今天的战场上受到的威胁也空前增大,穿甲弹、破甲弹、反坦克导弹、武装直升机、火箭筒、反坦克地雷……一起瞄向坦克。无疑,在下一个百年,矛和盾的争斗仍将继续……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